2012年5月,菩萨云来集。静思精舍的德勷师父与德格师父远从台湾花莲来到新加坡关怀慈济会务。在新加坡法亲的热烈欢迎和期待中,两位常住师父进行了志业巡礼;法亲们并把握因缘向常住师父请法,共沾法益。
26日晚间,在《饮一杯智慧的水》座谈中,主持人逐一介绍了分会的四合一架构及组员予两位师父后,便是慈济46周年庆暨祈福会的回顾环节。荧幕上一幕幕动人画面,在250多名法亲心中激起的涟漪,非笔墨能形容。参与祈福会的志工们从筹备到后置无不法喜满满。透过这场温馨座谈,法亲们受邀分享心中的点滴体会。
交通机动组的谢来生(济恢)师兄感恩今年的祈福会得到了更多干部和志工的积极配合,使筹备及当天的运作、善后都非常顺利。祈福会当天他虽因职务而无法观礼,却仍能深深感受到会场内外“真善美”的氛围。“真”是志工大德们认真、欢喜的付出。“善”是会场内外善念共振的气氛与感动。“美”的则是大家不分种族、宗教,共聚为天下苍生祈福。活动后萦绕心田的那份轻安自在,更让来生师兄久久不能忘怀。
洪德谦师兄也分享了自己在北区为祈福会宣导的心得。师兄表示一开始接到任务时,几乎觉得是不可能的使命,所幸的是组员们积级的配合,更深入组屋区及商业区,利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作宣导,出乎意外的热烈反应消弭了心中的犹豫不安,让师兄深深感受到“做,就对了”的力量。在爱酒过程中,德谦师兄也不忘介绍静思语,让智慧法语深入人群。
虔诚戒慎 知法行经
2005年,德勷师父曾莅临新加坡出席分会静思堂的开幕典礼。事隔七年,德勷师父再次回到曾经熟悉的新加坡,心里感慨特别多。看到硬、软体的建设更趋完善,虽然脑海中的影像还停留在十几年前任职分会执行长的时期,但不变的是追随证严上人坚定的心念。
德勷师父慈示,每一位投入慈济的志工都是善尽良能来付出,发挥及圆满自己累世的愿。在浩瀚无际的宇宙当中,微如沙尘的慈济人能够相会,因缘何其殊胜,大家应当珍惜。师父提醒慈济人,莫将“自我”放大,要紧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将视野放宽,把握这一阶段人生的使用权,积极付出,使慧命增长。师父慈示学佛应“善思惟、正观行”,守住加入慈济时的那一份初发心,永恒地行愿。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师父开示心是万法之源。只要心中有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无处不是最清净的道场,而慈济人也应积极推广,让法海在社区开展,让慈航在社区开启。
“修行就是改变习气,回归圆明之理。要延续生生世世的慧命,道与心必须相会,透过闻、思、修,让法水洒入心田。”德勷师父慈示,慈济人皆应做到斋戒与素食。斋,是为了洁净身心、培养慈悲。戒,则是防非止恶,护身正行。素食更是长养慈悲与透彻不净观的基础。人人都会犯错,而忏悔就是清理自己心中的垃圾。做了不对的事就要忏悔、积极改过,并去做该做的事,找回自己的一念清净心。而苦难的菩萨现苦相度众,让我们了解并把握善缘付出,我们应心怀感恩。因缘果报如影随形,屡报不爽,大家应小心谨慎并积极广结善缘。
“精舍永远是全球慈济人的心灵故乡。”精舍师父们自力更生、不受供养,以克己、克勤、克俭、克难为全球慈济人守护心灵的家。德勷师父呼吁大家要珍惜时间,紧跟上人,深入经藏;人人都是行在字字经文中,都是一部大藏经。
自爱是报恩,付出是感恩。作为静思弟子的慈济人要让法髓入心,缘续法住,要结一分生生世世的法亲缘。同时,要能不畏辛苦,勇于负责与承担,堪得起磨练,以同心、同志、同道回报上人的师恩。这辈子既得人身,得闻佛法,志工们一定要遵守戒律、富慧双修,以虔诚与信念,打开心门,让法入心、法入行,而不为外境与人我是非所困。
法亲再聚 发心如初
许丽贞(慈语)师姊、张秀兰(菩多)师姊和林雅芝(慈慧)师姊都是分会早期的志工,在很克难的环境中做慈济。
当时德勷师父还未出家,在新加坡分会承担执行长职务。三名师姊秉持着一念单纯心做慈济,丽贞师姊发自内心地说,早期在与师父一起共事时,从师父的身教中获益良多。三位师姊更坦言从座谈会中找到初发心,会紧紧跟随上人攀爬须弥山。
现任分会副执行长的赵信玉(慈峘)师姊,最近第一次随师。她表示做慈济就是要使命必达,走上人要走的路,更要将法脉延续和传承下去。信玉师姊将“八分饱,两分助人好”的理念和人间菩萨大招生视为目标,期盼集众人的力量扭转大乾坤。
“不要把垃圾放在心里。”是让人医会召集人之一的王增峻医师感受特别深的一句话。经营牙科诊所的他,现在一周有两天是到慈济健检暨义诊中心服务。虽然是义务付出,但他觉得心中充满喜悦。他还积极参加志工培训,领取了见习慈诚证,并发现承担多了、使命重了,但欢喜心更多,因为深感付出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我成长。他期许下辈子能更早遇到慈济,多做更多利益人群的事。
行菩萨道非一时发心而已,乃是永恒的行愿。短短两小时的座谈,大家以法相会,更坚固了道心,并自我期许,心境要如镜子般清澈,人人都是立体琉璃同心圆,由一而生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