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慈济推展“新芽助学金计划”至2014年,已迈入第六个年头,五年来见证爱心的延续,补助清寒学子午餐费和交通费,累计嘉惠的学子超过八万人次。在来临的2014年,慈济将补助20间小学与62间中学,共计1654名在籍学生。
生活再清苦,家长与学子也坚信教育能改善生活素质。许多学子通过每年一次的新芽助学金颁发典礼,得到正面引导,而养成日投竹筒的习惯,在受助之余,也累积涓滴来助人。
这次的新芽助学金颁发典礼共有四场,分别于2013年12月21、22日,在静思堂与立化中学(River Valley High)举行。两天四场1654名学子与家长出席。
慈诚上岗 展现铁汉柔情
在北区场次,十位慈诚在台上一字排开,亲手赠与学子一份鼓励,表露柔和的父爱。北区和气慈善干事林慧贞表示:“为了让慈诚也有机会展现心底温柔的一面,这一次除了有委员,也加上威武庄严的慈诚。”其中一名慈诚陈顺平喜悦地说:“第一次站在台上与孩子们互动,带着有如父亲对孩子的祝福,心里也升起一份感动。”
会场播放了英语版《最美的笑容》歌曲,司仪鼓励学生给父母一个爱的拥抱。温馨情景让家长爱典娜(Airdiana)几度拭擦着眼角的泪水。这可不是母女俩第一次的拥抱,但此景此时让她感触良多。
爱典娜说:“原本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颁发仪式。到了这里看到会场是那么的井井有条、有次序、有规划。还有影片中报导的故事,都让我惊讶与感动。”这一分爱的表达,弥补了她没法给予孩子的生活教育。
以身示教 埋下希望种子
“也许现在你的生活可能很困苦,但你一定要跨越它。为自己设置一个生活目标,只有拥有坚持的毅力,才会有成功的一天。”
克勤小学副校长王大伟,在台上跟学生分享了自身的故事。他也是来自小康之家,父亲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四个兄弟姐妹所用的课本都是年年相传,所以他能体会清寒家庭的无奈。他鼓励学生们要坚持目标,跨越难关,有朝一日有所成就,一定要记得回馈社会。他说:“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要饮水思源,把有形的物质给别人,无形的福气留给自己。”
醒南小学副校长郭垂义则勉励道:“无论您的将来如何选择,希望您能以今天所给予的‘希望之种子’(Seeds of Hope,新芽助学金计划的英文名称),回馈当初成就您理想的社区。”
学生得到慈济的帮助,也让老师感动。务立中学老师林玉玲代表全体老师把去年领到的爱心竹筒拿回来回馈。她笑着说:“相互感恩是简单的道理。”老师把竹筒放在教务处,鼓励其他老师也一起来投,把爱心点滴累积起来。
餐券背面 静思语塑品格
“午餐劵背面印有的静思语,陪伴我考试,让我更加有信心。‘甘愿做欢喜受’这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碧苑中学的胡智伟在台上分享。
胡智伟是一名优秀的学生,热爱美术,志愿是当一位老师。虽家境清寒,但他从不放弃他的梦想。“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也有人生的方向,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当老师不只是教书而且也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所以当老师就可以回馈社会。”
胡智伟表示父母赚钱不多,新芽助学金可以帮助他的家庭一年省下一千多新元的交通费和餐费,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午餐劵背面的静思语,提升他个人的品格和处世待人,也可以影响身边的朋友一起来学习。
亲子相依 患难更见真情
十五分钟的中英双语话剧演出,结合了慈青以及教联会老师的用心,传递了接受帮助并不可耻的讯息。父母生病时,亲伺汤药、帮助家务事、努力求学、考取好成绩,都是学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报答父母与付出的事。
12岁的依扎蒂(Nurul Izzaty)、9岁妹妹亚妲唯雅(Adawiyah)及母亲一同与会。母女三人神态亲昵,感情要好。姐妹俩的父亲因为健康问题,只能做些散工,家庭重担主要落在母亲身上。
为了有较多时间陪伴子女温习课业,母亲玛斯扎丽娜(Maszarina)也只能做兼职工。她患有哮喘,不能太过操劳。所幸乖巧的姐妹都懂得体恤父母的辛苦,为免母亲太操劳,两人做完功课后,就赶紧帮忙做家务。烫衣服﹑整理屋子﹑洗碗盘等家务都难不倒她们。因为有爱,就有继续向前走的勇气。懂事的姐妹俩,是母亲努力撑下去的支柱。
“我很珍惜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所以我要很努力地读书,以后找到好工作,就能改善家人的生活。” 依扎蒂表达心中对母亲的感激。妹妹则微笑地说:“我希望帮妈妈多做一些事情,她就会更加爱我”。
从影片中,看到15岁少年陈韦宏不平凡的故事,在母亲病故、父亲罹患柏金森疾病,少年凭着耐力、毅力,面对困境。家长雅紫扎(Azizah)边看边流泪。“我觉得自己贫穷,但其他人比我更贫穷。”
雅紫扎在兄长入狱、嫂嫂离家后,将还是婴儿的侄女茹碧亚(Rubiah)当成亲生女儿抚养长大。茹碧亚从小就称呼雅紫扎为“母亲”,两人感情融洽。“茹碧亚从小学一年级到今年五年级都是新芽的受惠学生。慈济帮助我女儿添值车资卡与餐费,减轻我的生活负担。我本身没有固定的工作,靠打扫维生。”
“我一定要努力求学。”茹碧亚表示很感恩母亲一路来的照顾,努力读书,是她对母亲的承诺。懂事的她会照顾生病的母亲,每天自动协助家务事,吸尘、清理家具与折衣服。说着说着,母女当场感动落泪,彼此相拥。
竹筒岁月 心知足启善念
慈济代表在致词中分享,慈济起源于三十名家庭主妇的“竹筒岁月”,每人每日省下台币五毛买菜钱,以小钱行大善,并感恩校长、老师与学校职员给予配合与支持,同时也感恩家长的信任,让新芽家访得以圆满完成。
“慈济这样帮我们,那我们也要感恩,帮助那些更穷的人。”就读于醒南小学的梁峻培及梁峻豪两兄弟,这天带着竹筒前来。母亲许燕芳去年携兄弟俩第一次参与新芽助学金颁发典礼后,受到“竹筒岁月”的启发,一年来她教导兄弟俩每天把部分零用钱投入竹筒。许燕芳也会上网,播放慈济救济贫穷国家的影片给孩子看,教导他们惜福,帮助更需要的人。
另一名带回装着满满爱心的竹筒的,是小五学生黄椿伶。在电子厂上班的父亲黄添发是家中经济支柱,一家人过着简朴的生活。母亲蔡美碹在孩子年幼时就培养她节俭助人的美德。同时在慈济志工鼓励下,黄椿伶常常将省下的零用钱投入竹筒。母亲也会将一些零钱存入竹筒内。母女俩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受到帮助,也希望尽一己之力帮助更有需要的人。”
尽管很多家庭的经济并不富裕,但父母均以身教和言教,力行“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以报”的精神,让爱心与善心得以延续。
许多今年领取了价值三十新元的书局礼券的学生都表示,将会用来购买新学年所需要的文具与参考书。慈济志工在场外把竹筒分发给家长与学生,期望启发更多人的善念。
372 名志工的付出圆满了两天四场的新芽助学金颁发典礼。由于12月22日这天也是慈济为菲律宾“海燕”风灾灾民启动的街头募款,部分志工在典礼结束后,立刻赶去支援,分分秒秒都不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