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人物

廿载欢喜做 多面能手许慈语

曾经“吃喝玩乐”是她人生的‘四大志业’,一次偶然的机缘,让她在慈济开启了一条欢喜付出的道路。如今,无论是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和环保等志业,都可以看到她穿梭其中的身影。


SG20070207 CHA LSF 050
无论是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志业,都能见到资深委员许慈语的身影。新加坡慈济在推动“竹筒岁月”时,许慈语也拿着竹筒向照顾户吕阿公劝募,与他分享“小钱行大善”的理念。(摄 /刘素方)

梳理整齐的慈济头、优雅的动作,说话轻声细语,偶尔爽朗的笑声,她是资深志工许慈语。许慈语在后进志工眼中,是和蔼可亲,容易相处的。“我最喜欢看慈语师姐,她的举手投足,都让我学习很多。”年轻委员陈赛贞如是说。

许慈语出生于台湾基隆,本名许丽贞。1998年,在静思精舍释徳宣师父鼓励下,到台湾受证,法号慈语。

1980年8月,许慈语的先生被派驻新加坡,于是她随先生从基隆来到新加坡生活。先生常常要到邻国印尼偏远乡镇出差,先生不在身边的时候,她照顾家里的起居饮食,也会带着一家大小前往印尼探望先生。

随着家里经济条件逐渐改善,许慈语经常把小孩送去学校后,就与友人到商场逛街购物,日子在吃喝玩乐中度过,她也认为过得很幸福。

遇善知识 欢喜付出

九年后,许慈语认识住在同座的慈济志工林淑婷。林淑婷也是跟随先生派驻新加坡的台湾人。他乡遇同乡,让许慈语倍觉亲切。林淑婷开始邀她加入慈济,当得知慈济是佛教团体时,她告诉林淑婷:“拜拜不要找我,捐钱可以。”

许慈语印象中的台湾,住家外面有土地公庙,很多人走过会拜拜或拿祭品拜祭。她自小对这些做法不是很认同,觉得是一种迷信,连带对佛教也颇为抗拒,只愿意成为慈济的捐款会员。林淑婷锲而不舍,常常邀约她出席慈济活动,她总是找借口推辞。“当时我也忙着‘四大志业’——吃喝玩乐。”许慈语回首当年,自我调侃地说。

直到1991年,慈济要开办儿童班,林淑婷邀请她出席会议提供建议。由于多次拒绝林淑婷的邀约深觉不好意思,而且也觉得儿童班活动应该与佛教不太有关联,她也就如约出席了。

当天会议中大家展开热烈讨论,许慈语建议用静思语制作书签来鼓励和吸引小朋友。大家一致觉得她的建议很好,并决定由她来负责,由此开启了许慈语在慈济路上精进的单行道。

从善入门 见苦知福

许慈语透露,早期慈济志工不多,大家是多功能、多角色,从接待、香积、交通机动和培训等,只要肯做,很多事情都可以做,这也让她练就一身功夫,粗活细工,都能应付裕如,成为多面能手。

时间在欢喜付出中度过,她看到慈济并非她所认为的民间拜拜。慢慢地,她也愿意参与共修会礼拜《药师经》和《法华经序》。“既然来了,就配合好了”是她当时的心态。日子一久,佛法点滴入心,不知不觉中慈济成为她生活中的大部分。

从机构关怀到居家访视,从医疗个案到海外义诊。许慈语一步一脚印,见苦知福,见贫知足。“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因车祸受伤,造成全身瘫痪的女生,我与她特别投缘,把她当成姐妹般关心。每次她知道我要回台湾,都会很不舍,担心不会再见面。”

这些年来,许慈语家业志业两头忙。学校假期时,一家大小也会回台湾尽孝。在台湾期间,她会善用时间到花莲医院或精舍当志工。当医院志工的经历,让她学习很多。她回忆一次在医院帮一名高大健壮的男生洗头发,男生因脊椎骨受伤而需长期卧床,这让许慈语深深体会到要好好珍惜身体。亲身深入慈济志业,她学习良多,也与很多慈济人结下好缘,慈济路上稳健前行。

700IDCP2293

SG20030209CHB 017
从机构关怀到居家访视,从医疗个案到海外义诊。许慈语一步一脚印,见苦知福,见贫知足。(摄 /人文真善美志工)

殷殷付托 勇于承担

1996年“慈济志业文化中心(新加坡)”成立,旨在本地推广影音与平面出版品,并积极参与新加坡世界书展,当时许慈语每天都协助处理大小杂事。由于文化中心没有储藏空间,许慈语就挪出先生公司的仓库,作为静思人文产品的储藏室。

1998年,证严上人从台湾委派慈济委员张红玲前来新加坡担任负责人,关怀与协助慈济在新加坡的发展。在张红玲的带领下,新加坡慈济的关怀触角延伸到印尼巴淡岛及附近岛屿。许慈语也是当时的开路先锋之一,从邀约医护人员到动员志工,多次成功举办义诊,接引不少当地志工加入慈济。

当张红玲要回静思精舍出家圆顶时,对许慈语说:“希望你能让我安心圆顶,承担起来。”她当时有些不知所措,但这番殷殷叮咛,她也战战兢兢地承担起副负责人一职。

与此同时,许慈语多年都一直参与静思人文推广工作,对静思书轩的运作了如指掌,从早期的慈济文化志业中心、到牛车水的静思书轩,后来因缘转换,静思书轩在2005年结业。随着新加坡慈济搬到位于巴西立的静思堂,一楼的静思小筑承接了推广静思人文的工作,许慈语承担起了人文推广功能组的干事。

后来,静思书轩的店面有了着落,从初期寻找店面、装修,一直到2016年启业,许慈语承担起策划书轩开业的工作,带动东区人文推广志工在静思书轩值班、接待等大小事务。

“她真的可以说是上人的贴心弟子,具有早期慈济人的特质!当时没有太多的培训,讯息也不多,一本《道侣》或几卷录像带,大家互相传来传去,但他们把上人的教诲听进去,做出来,就如早期精舍的克勤克俭克难的精神做慈济。”委员杨淑元对许慈语赞叹道。来自台湾的杨淑元,1998年加入慈济,因为儿子在慈济儿童班而认识许慈语。多年来,她们俩在慈济相知相惜。

SG20160826 GNA HSY 011
多年来,许慈语都尽心地在人文推广工作中付出,也经常施展好厨艺,乐于和民众净斯食品的料理食谱。(摄 /黄瓋莹)

人文典范 广结善缘

许慈语一路走来,至今依然活跃,承担过社区协力组长、互爱组长和和气组长,在社区以身教传承人文精神,是后进学习的榜样。

在慈济这么多年,难免会有人我是非,许慈语常以“老二哲学”来处事,以退为进。但是,只要认为是对的事,她就会坚持,凡事以大局为重。曾经在巴淡岛义诊时,她被一位钧长在大庭广众,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当时心里有说不出的苦。她还是告诉自己,不要轻易被人和事影响而生退转心。

二十多年来一直和许慈语合作密切的委员林雅芝及同修罗三民,透露早期慈济在新加坡比较克难,人力不足、资源有限,而许慈语投入时间、金钱与精力,事无大小,全情投入。“她是活动组的元老。心很细腻,活动中的各种细节都看得到。”罗三民敬佩地说道。

SG20161126 GNA HSY 046
许慈语声色柔和,勇于承担更乐于配合,是许多志工心中的人品典范。(摄 /黄瓋莹)

“慈语师姐为人亲切,常常笑脸迎人,对人大方又乐于助人,无论是资深或后进志工,都一视同仁,就像上人说的平等心。”林雅芝分享道。尽管在慈济一路走来,遇上各种人事考验,但许慈语在慈济路上反而越做越欢喜。

认识许慈语三十多年的林淑婷说:“慈语师姐很独立、热心帮助朋友,领导力又强。无论大大小小的活动邀约,她都有求必应。”她还透露,许慈语非常贴心,常常活动晚了,依然开车接送志工回家。为了避免大家挨饿,她还会准备点心呢!

师徒之间 以法相会

每年的慈济周年庆,许多台湾在地和海外慈济人都会回静思精舍庆祝,许慈语是常客之一。

记得有一回,她回到精舍,远远就听到悠扬的慈济歌曲《归来》,这首歌描述海外弟子回家的心情以及证严上人对弟子的期盼。就在这时,看到证严上人站在静思精舍大殿的门边,像在等孩子归来的母亲,许慈语心里有很深的触动,不禁泪眼盈眶。那一幕、那一刻,至今犹然定格在她的脑海里。

2013年新加坡慈济与花莲静思精舍连线,同步进行“晨钟起、薰法香”,尽管需要在凌晨四点前起床,但她都不觉得累,无论人在新加坡或台湾,都会尽量晨起“薰法香”。她非常珍惜与上人同处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的机会。

许慈语透露,刚开始听《法华经》时,听不太懂,所以回家会重读当天讲的那一段经文。慢慢地,会期待上人隔天开示的内容,希望能够吸收更多法。她说:“不懂要多看、多学。”

看到上人年纪大了,有时身体微恙,咳嗽连连,但上人还是那么地认真,挺直腰板,孜孜不倦地为弟子讲经说法,她说:“要把握每一个能听法的当下。希望上人让弟子多承担一些,让老人家有多一些自己的时间。”这是她身为弟子的不舍。

许慈语自我期许:“上人是我生命的明灯,慈济是我生活的方向,既得明师,更闻佛法,夫复何求?希望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