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慈善

访视路上 助人不忘自助

赖月蜜分享“志工生涯的助人与助己”,提醒志工访视过程中,不要忘记自我觉察,团员之间更要相互关怀与倾听。


SG20190713 CHA HDQ 004
慈济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赖月蜜与百多位慈济志工分享社会工作经验。

“你们了解我的妈妈吗?她不会说话,你们怎么关心她?”曾经有照顾户家属对前来关怀的访视员张爱彬如此提问。

2019年7月13日,拥有丰富社工经验的台湾慈济大学社工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赖月蜜,在慈济静思堂与一百多名志工分享“起心动念的初始——志工生涯的助人与助己”。座谈会中,赖主任鼓励志工提出访视中遇到的难题。

针对张爱彬遇到的情况,赖主任认为要以同理心和赞美来应对。“听到您说话分贝很高,可以感觉到您很生气。看得出您照顾妈妈很用心,也很辛苦,可不可以和我们分享照顾妈妈的过程?”她建议志工如此回应,这种做法,不但可以化解案主家属不友善的态度,还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案主的详细情况。赖主任提醒志工,访视过程要观察个案的每一点变化,适时给予鼓励,增加他们的信心。

座谈会开始不久,赖主任让志工在纸上写下自己当初参与慈济的起心动念,以及这几年的收获和改变。她的要求很特别,那就是必须用非惯用手书写。许多志工写完后,纷纷表示困难,甚至说:“写到手快抽筋”,原来,赖主任的用意是让大家在写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写的内容更贴近内心感受。

SG20190713 CHA HDQ 015
赖主任让大家在纸上写下自己当初参与慈济的起心动念。

由于大学时期参加山地服务社团,经常和团员进山里服务原住民,以致毕业后立志要从事助人的工作。“我的选择是对的”,对于自己的人生抉择,赖主任予以肯定。她分享当年在台湾当正职社工时薪资微薄,第一次拿到薪资时觉得不好意思要赶快藏起来。后来了解到,当社工帮助别人时,同时也在经历别人的人生。过程中能够自我反思,而带来的转变是无价的。

除了遇到“不受欢迎”的窘境,张爱彬再提出第二道“难题”。她说,案主的丈夫每次在访视员到访时都要借题发挥,向访视员进行“训话”长达两个小时。“我们每次去访视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借他耳朵,聆听两个小时,结束后组员们就互相开导。”虽然如此,张爱彬透露个案在六个月结案后,案夫主动向在街头募款的访视志工打招呼并捐款,还分享案主的近况。

赖主任赞赏访视员让案主丈夫有机会清理心里的垃圾,也强调访视后组员相互讨论的重要性。“因为在这时候可以观察组员们的脸色,避免承载不了负荷而造成自身伤害。”赖主任继而分享自己也曾经因接触悲惨案例而晚上发噩梦,第二天意识到而进行心理调适、舒缓情绪。她更举例,许多当年在南亚海啸赈灾的医生,回国后都要接受心理辅导。

她说:“慈济人心中承载了别人很多的问题,自己的内心要调适,访视志工要让个案了解问题要由自己来解决,志工只能从旁辅助。”访视志工吴金玉对这段话颇有感触。“我刚参与访视时,个案是一位洗肾、截肢的年轻人,访视结束后,心中一直放不下,觉得这位个案还有未来吗?后来才透过证严法师的书和开示,慢慢地释怀。”

访视志工以生命走入生命,给予苦难人一支拐杖的同时,赖月蜜提醒志工不忘自我觉察,访视员之间更要相互分享与关怀。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