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人文综合

愿行如常 用生命陪伴生命

耗时一年半时间完成七千多分钟的纪录影像,再剪辑成72分钟的内容,《如常》透过镜头呈现用生命陪伴生命的故事。


SG20191019 GNA CZS 065a
配合新加坡慈济26周年庆,慈济基金会(新加坡)于慈济人文青年中心举办《如常》纪录片电影放映会暨分享会。

“原本是纪录台东偏远地区志工平日从事慈善工作的故事,在看到这份‘付出无所求’、‘用生命陪伴生命’的感人过程,决定进一步转成《如常》纪录片,把行善为日常本份事,搬到大银幕和普罗大众分享。”《如常》监制、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执行长颜博文分享制作纪录片《如常》并上映,其实不在预期之中,一开始的出发点是希望将第一代访视志工的故事记录下来。

2019年10月19日,慈济基金会(新加坡)在慈济人文青年中心举办《如常》纪录片电影放映会暨分享会,共吸引六百多位会众出席观赏。颜博文在分享会中与观众回顾台湾放映后的各种回响,包括前台湾总统马英九给予肯定地表示:“行善要低调,扬善要高调。”他在《如常》这部纪录片中,看到了台湾人最棒的六项特质:正直、善良、诚实、进取、包容和勤奋。

SG20191019 GNA CZS 189
颜博文分享《如常》放映后台湾观众的口碑与回响。

两年前卸任联华电子(UMC)执行长职务的颜博文,不忘分享自己十多年前外派新加坡公干时接触慈济,返台后即参加志工培训的历程。从着重“科学”与“制度”的企业,到强调“佛学”与“温度”的志业,他谦卑地说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付出付出再付出”。

体会无常 珍惜生命

在《如常》纪录片中,慈济访视员陈瑞凰紧紧搀扶着照顾户美妹阿嫲。不久前,美妹阿嫲在家门外跌到,缝了好几针,口中依然喊着:“痛得要命!”阿嫲在陈瑞搀扶下艰难地跨过住家门槛。紧接着,画面来到了医院,原以为是访视员探望住院的照顾户,没想到躺在病床上的竟然是刚刚还在搀扶老太太的陈瑞

“心脏有时候不想跳,很难受,别人体会不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陈瑞微笑着说,她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一切。她知道自己心脏不好随时都会离开世间,也曾以为自己活不过60岁,片中已经67岁的陈瑞表示,能够多活一日就多做一件好事,“给我的都是赚到的”。

“这不是苦,这是乐。业才是苦;烦恼、无明才是苦。”片中志工余辉雄罹患肺癌,依然坚持做慈济;从小学就开始接受慈济补助的蔡进添,前往拜访从小陪伴她长大的余辉雄,同时告诉他自己能够就读台湾大学的喜讯。两人就像爷孙一样抱在一起,然而心情却大相径庭。余辉雄患癌,蔡进添感到不舍,而余辉雄获知蔡进添继续深造消息深感欣慰。

看完《如常》,本地访视志工李华彬(下图左一)不禁回想自己“第一次访视看到贫苦人家后,回家吃不下饭”。当他看到片里的志工走入偏远地区访视,让他觉得生在新加坡很幸福,访视关怀只要搭地铁或巴士就能到达。“最近一年,每星期做两三次家访,能帮助到人,觉得非常法喜。”66岁的李华彬下个月即将回台受证慈诚,“这是正式的开始,做志工要做到我不能走为止,就算90岁也要继续,因为越做越欢喜!”

SG20191019 GNA CZS 046

“我在新加坡慈济面子书看到《如常》电影放映会讯息,就向志工报名。”民众苏翠美与朋友洪丽株一同前来观赏。苏翠美非常赞叹电影中慈济志工给予孩子的关怀、陪伴与鼓励,让他们重新找到希望和方向。两个月前,苏翠美参加共修礼诵《地藏经》后,开始每天观看大爱电视台《人间菩提》。《如常》电影让她体会到在无常中要把握生命的每一天,并期许自己多做义工为人群付出。

台湾慈济基金会宗教处同仁凌宛琪在分享会上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画画,小时候看见喜欢的卡通人物就画下来,可是却不知道心里想要画的是什么。大学时听到师父开示“一些人的一生都在一知中度过”,明白自己不可以只知道自己的需要,也要顾及别人的需要,便下定决心回花莲静思精舍画画。凌宛琪期许自己能够像《如常》电影里的人物,踏踏实实地帮助别人。

SG20191019 GNA CZS 173
笔名阿板的凌宛琪透过画作与会众分享画中的意义。

凌宛琪透露在精舍需要处理营队大小事务,刚开始会觉得自己做的都是一些琐碎事情,后来经过师父一番开解,她明白承担事情不分大小,重要的是愿意投入认真做。师父举了一个例子告诉她,在台湾八仙尘爆受伤的伤者入院后,有位护士觉得自己只能做“琐碎”的护理如换纱布、换尿管等,不能直接减轻伤者痛楚而感到无助。其实,如果没有护士把这些事情妥善处理,医生在给予伤者治疗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顺遂,因此我们都不要小看自己。

“我们要行愿如常,时时培养慈悲喜舍之心。”静思精舍的德格师父鼓励大家把菩萨道实践在人间,让习惯成自然。面对全球气候变迁,师父鼓励大家多做环保和茹素,有幸居住在新加坡这片福地,要知福与惜福,更进一步去造福。师父提醒每个人,世界各地发生各种灾难,四大不调,每个人的心要调整好,自度度人,化来不及变为赶得及。

2014年加入慈济的林芳玲认同德格师父所说的把善事当成习惯来做。“其实做善事应该是一种本分事,就像吃早、午、晚餐一样,每天都要做”。对于关怀个案,林芳玲觉得物资补助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反而是志工长时间的陪伴,让照顾户深刻感受到爱与关怀。慈善访视时,林芳玲很愿意成为聆听者,让照顾户倾诉心事。因为照顾户经历过的事情是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所以很珍惜照顾户的分享,让自己学习和成长。

配合新加坡慈济26周年庆,《如常》纪录片在慈济人文青年中心举行海外首映。《如常》耗时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七千多分钟的纪录影像,再剪辑成72分钟的内容,透过镜头呈现一群年长志工,尽管自身面临挑战与磨难,仍然无怨无悔行善,用生命陪伴生命的感人故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