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走出课室,四处游荡,还说看到我们(亲子班父母)在楼上上课,探索各处不同设施用途。”学员妈妈王淑丽分享,小儿子曾在亲子班课程进行到一半时坐不住,在课室外到处走,但志工却全程耐心陪伴。
王淑丽很惊讶当时没有志工向她投诉:“我觉得可以向这边的老师学习,不是说孩子做错事,就一昧骂他,其实他们都会趁机把它变成教育的机会。”
11月27日是2022年快乐亲子成长班的最后一堂课,153位亲子和志工一早就聚在静思堂,亲子班学员母亲王淑丽分享,参与课程让她开始学会理解孩子,改善亲子关系。
寓教于乐 亲子共成长
大儿子和大女儿品学兼优,但王淑丽却不时收到学校老师对小儿子品行的回馈。她在同事介绍和鼓励下,和先生一起带小儿子翁绍棋参与亲子班,发现非常有帮助。一年下来,王淑丽发现原本比较挑食的小儿子,不再浪费食物,也喜欢户外活动。
母子俩明年将继续在亲子班一起学习,王淑丽感到对孩子一直保持耐心很不容易,有时仍会把自己的期待和要求加在孩子身上,但她现在时时提醒自己,孩子的想法和意愿可能和父母不一样,要尽量保持平常心。
亲子班中,志工特别为家长们设计专属于他们的课,父母互相交流鼓励。王淑丽说:“虽然(亲子班)一个月只有一次,但每次都让提醒自己,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很多家长也面对相同的挑战,大家互相支持。”
妈妈李美珊分享教养三个孩子的心路历程,同样感触良多。她说:“当我带老大来的时候,不知道要怎么教,从起初的‘放牛吃草’,到后来变成虎妈,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拿捏。”
李美珊说,孩子是家里的宝,要把他教好,当没法达到心中期待时,会变成一种压力,心里非常纠结。“来了亲子班,大家一起熏陶,点点滴滴建立爱的存款、有爱的亲子关系,慢慢地家里变得更加融洽,更加紧密,也建立了信心。”
她非常喜欢亲子班每月的实践活动,都要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去身体力行,比如说“善解”是怎么做,要怎么去帮助人;环保体验要怎么做资源分类,平时要怎么节约家里的水电,大家都会互相提醒,怎么可以更加地爱护资源和保护地球。
她从亲子班课程获益良多,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有所改变,更掌握到窍门。也是慈济志工的李美珊说:“来了亲子班,我觉得不止孩子得到启发,父母亲也受到启发。”
“我喜欢跟妈妈一起来活动,因为很好玩。”女儿陈律宣也快乐回应,她学到和其他人一起合作,一起打扫和帮助贫苦的人。
游戏中学习 欢笑中互助
“挑战100秒不NG,成功!”多功能教室传出阵阵欢呼声,孩子和家长互相接力,在不用手掌的情况下,把气球在最短时间传到终点。挑战难度不断增加,大家交头接耳讨论,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后非常开心,彼此感受到合心的力量。
同时,另一端的斋堂飘来菜香,大家围在圆桌,一起包薄饼,一些孩子和家长动作比较生疏,经过一番尝试和努力后,品相不甚完美,但亲手制作更觉得美味可口。
走出厨房到文化厅,大伙儿围绕在电视前,全神贯注回答今年学习过的静思语,队辅也一一和大家复习。“多做多得,少做多失”“口说好话,手做好事,心想好意,脚走好路”等静思语,让大家更耳熟能详。
“我喜欢实体课,通过游戏学习蛮多,知道如何做环保、感恩和有礼貌。”就读小学四年级的孙燕婧腼腆地说。
去年开始从线上参与亲子班,今年则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让性格比较内向的她认识更多朋友。她特别喜欢九月份的户外活动,还有十月份几个家庭一起完成的“功课”——把慈济四神汤“知足”、“感恩”、“善解”和“包容”画出来。陪伴她的妈妈张雅慧在20年前就认识慈济,直到三年前开始参与志工,亲子班让彼此更有默契,一起学习。
妈妈的爱心 菩萨的智慧
慈济基金会(新加坡)副执行长陈昭云祝福今年16名毕业的勇气班孩子们,同时鼓励家长:“用妈妈的爱心,来爱普天下的孩子;用菩萨的智慧,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他说亲子关系达到共鸣,大家乐在其中,一起成长,互为善知识。孩子成长过程非常快,珍惜时间,一起去感受孩子的成长。
另外,今年就读小学二年级的沈恩睿和弟弟沈恩乐一起参与亲子班,兄弟俩获颁全勤奖,全年的班次从不缺席。当初在朋友介绍下替孩子报名,妈妈王静恩说两人都会自动配合来上课,特别喜欢游戏课程。她也发现兄弟俩上亲子班后更合群,比较能控制脾气。
亲子班的最后一堂课,在温馨的圆缘环节,大家点灯、传灯。传灯启发良知,发挥良能,希望灯灯相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