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综合

企业减碳 从细节开始“斤斤计较”

碳足迹、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迁……这些环保议题大家多有耳闻,但深入探究却不是那么了解。新加坡一家物流公司希望从内部推动环境永续和社会关怀,鼓励员工在日常生活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DB Schenker邀约慈济基金会(新加坡)合作,在公司的季度员工会议中举办企业公益推广活动。

倡导环境永续和社会关怀的重要性,物流公司DB Schenker与慈济基金会(新加坡)合作,在2022年12月20日举办企业公益推广活动。慈济志工通过心得分享、短剧表演、设立摊位等互动方式,向员工介绍5R环保理念,也发现有人已开始养成携带环保餐具的习惯。

午餐时段,企业为员工提供美味蔬食,并且不提供一次性餐具,改用环保餐具,藉此引导员工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其实这并不是员工头一回认知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企业在多处设置回收箱和宣导海报,而使用回收材料打造的用餐区,不久前才获得新加坡好设计标志(SG Mark)奖项肯定。管理层希望环境永续理念能进一步普及每位员工,因此提倡外带和外送食物时尽量自备餐具。

物流公司DB Schenker注重永续理念,使用回收材料打造的用餐区,不久前才获得本地奖项的肯定。

这天准备的蔬食午餐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现场准备了环保餐具,也鼓励员工自带餐饮用具。

这次找来慈济合作宣导,公司副总经理余正峰说,减碳从身边小事做起,能自备餐具是好的开始。“真正相信,才会真的去做。” 余正峰表示:“过往落实永续,多是从上到下(Top-down),这样的方式未必可以持续,更重要是员工能够认同,从心底开始自发去做(环保),成效自然就会产生,不断推进延续。”

爱地球,有些法宝不能少,物流规划助理邓思恩表示,公司曾赠送员工每人一套环保餐具,而逢年过节,可循环餐具也是常见的企业合作赠品,让她自然而然开始使用这些餐具,并发现“其实没有想象中麻烦”。

“如果我去买(即用即丢型用具),不是更浪费钱?” 邓思恩继续说:“现在我来公司带一套,在办公室也一直放着一套,比如买珍珠奶茶时也会用,尽量使用。”

二十多名慈济职志工用心筹备此企业公益推广活动。志工林志华向会场六十名员工分享慈济故事,亦有约六十名员工透过线上直播参与。

通过趣味短剧,志工融入环保减碳的理念,并分享“Refuse, Reduce, Reuse, Recycle and Repair” 5R口诀。

“慈善济助”和“环保生活化”是这次企业公益推广的重点。从趣味短剧、环保海报、短片和分享,志工热情地向员工宣导慈济“小钱行大善”和“清净在源头”的理念,吁请大家响应。此外,志工也设立了静思人文推广、“健康挑战21”计划、环境保护、竹筒岁月的临时摊位,方便有兴趣的员工进一步洽询。

和慈济合作的这场推广活动,由公司执行员谢晓嘉牵线举办,除了宣导环境永续理念,也希望从日常细微处着手,启发员工善心,看见良善价值。

谢晓嘉说:“蓝领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饭,可能每天早上八点半一直到晚上九点,都一直待在同一个工作环境里面,生活中一切都是为了工作。希望大家在工作外找到生活平衡,认识到不只是工作需要我们,新加坡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帮忙,工作以外还有值得我们珍惜的事。”

在静思人文推广区,慈济人向员工介绍“环保五宝”,包括环保杯、碗、筷、手帕及环保袋。

听了慈济日存五毛钱行善的“竹筒岁月”故事,厂房监工陈城主动走到“竹筒岁月区”,掏出身上所有零钱,一一投入竹筒扑满中,并领养了一个小竹筒。陈诚说:“原来五毛钱也可以帮助人,我觉得很有意义。”他微笑指了指身边的同事:“我喝一杯饮料都不止五毛钱了,一个月也才十五块钱,我觉得大家都应该这么做。”

慈济志工会务发展室主管马庆华在会后表示,慈济一直积极和企业合作推动公益事业,他也乐见私人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带领员工投身社会公益,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公司和员工都可以受惠,启动新加坡社会善的循环。

马庆华说:“公司在善尽企业社会责任下,企业形象获得提升,培养了核心价值,员工看见自我价值与归属感,流失率也会降低,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回馈社会的同时,也能净化己心。”

“改变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习惯需要时间建立,这是一趟漫长的旅程,需要我们不断去推动。” 副总经理余正峰最后说:“最终希望员工不止在这个公司做(环保和慈善),而且也在他们生活中、在家里去落实。”

认同“日存五毛钱行善”理念,讲座结束后陈城(右一)主动掏出身上所有零钱,一一投入竹筒扑满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