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 EN
医疗人物

老老照顾不怕 陪你在社区慢慢变老

少子化加上高龄化,“老老照顾”心有余力不足,社区不同程度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是杜氏夫妇在家中养老的关键。


在家中或社区原地养老,并独立和愉快地生活,是许多人梦想的年老方式。(摄/ 曾美珍)

“高血压药不用吃啊?” “不用吃到什么时候?” “告诉我老公,药不用再吃了。”自护士朱美梅提醒暂停高血压药后,杜太太就不断和她再三确认。

“不用吃哦,你老公会提醒你的。”轻拍杜太太的手安抚,进门起一直回答同一个问题,让朱美梅有些哭笑不得,但也令她警觉,杜太太的记忆力又减退了。

护士朱美梅每月都会定期上门,为杜阿公和太太提供护理或诊症服务。(摄/ 曾美珍)

此时88岁的杜阿公坐在一旁的床上,静静等待他的护理时段。杜太太跌倒后一直卧病在床,做早餐、擦洗身子、晾晒衣物等基本起居,一直是杜阿公随伺在侧照顾。但其实,看似硬朗的杜阿公去年也经历了两次跌倒受伤,尚在复健中。

尽管孝顺的独子在休息日一定回家探望,也定期接父母到自己家里住,但平时只有两位老人家在家,让人实在很不放心。

杜太太跌倒后一直卧病在床,做早餐、擦洗身子、晾晒衣物等基本起居,一直是杜阿公随伺在侧照顾。(摄/ 曾美珍)

社区支持 让长者吃住都舒心

目前慈济居家医疗团队每月上门一次,提供护理或诊症服务,也附加每周一次的物理治疗。房间柜子上放着一台24小时充电的iPad,可以随时在App上一键作出紧急呼叫,原来同时还有两家社区机构提供照顾服务,包括每日午、晚两餐送上门,以及每周一次的清洁服务。

少子化改变家庭的人口结构,“老老照顾”的情况成为常态,以上不同程度的生活照料、基本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是这对年长夫妻能在家中“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关键。

每天,社区机构都会精心送上午餐和晚餐,杜阿公只需为自己和太太准备简单的早餐就足够了。(摄/ 曾美珍)

不久前,杜阿公在家不慎踢到地上障碍物,绊倒后磕到头,因为没什么外伤,阿公一直等到儿子下班才致电求助。儿子听闻后急匆匆带他就医,所幸检查结果显示并无大碍,大家才松了口气。杜阿公自己却是老神在在:“不用担心啦,这么老了还担心什么!”

受了轻微头伤加上脚伤,杜阿公仍照顾好自己和杜太太的日常生活,和院方沟通后,居家医护团队也增加了上门护理和物理治疗的频率。杜阿公表现得相当配合,不仅在家勤做复健练习,还会牢记每次物理治疗的步骤。

物理治疗师林明贵正在为杜阿公测量关节活动度。(摄/ 曾美珍)

物理治疗师林明贵请阿公拿出家里的毛巾,然后指导他在床上完成新的训练动作。杜阿公将双手握住卷起的毛巾两端,然后用一只脚踩在毛巾的中间,用力将毛巾向前踢出,同时配合着吐气和吸气。林明贵赞叹:“做得好靓啊,只是有时需要慢一点,要小心一点。”

阿公笑得很灿烂,分享道:“本来我的脚不能弯、穿不上裤子,但现在我坐着也可以自己穿上裤子了。”

林明贵强调,尽管家中没有齐全的设施,但只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就可以实现最好的复健效果。像简易的毛巾操可以训练肌力,提早身体灵活度,还不易造成受伤。他也再次提醒阿公,留意家里走道上的杂物和障碍,降低风险。

杜阿公利用家中安装的平衡壁杆练习微蹲运动。(摄/ 曾美珍)

老年康复训练  重视个人自主的照护

相较杜阿公的积极自立,是杜太太的却步。2022年初,杜太太上厕所时不小心跌倒,送医后恢复顺利,能吃能睡,身体没有重大疾病,也不难照料。但从此她害怕行走,卧床半年多来,杜太太宁愿穿成人纸尿裤,也不愿离开床,整天在家没事就看电视。

但或许对杜太太来说,这就是她待在家里养病的“好处”——在自己家里,对抗顽疾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她有权“从心所欲”。

虽然长期卧床,杜太太仍相当爱漂亮,看到访客上门会梳头化妆,换上颜色鲜艳的衣裳,而她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出门,到理发院洗发和美发。

知道了杜太太的心愿,朱美梅带来了头发干洗喷雾,尝试为她干洗头发。“帮你梳美美啊!”朱美梅DIY的美发体验,让杜太太露出舒服愉悦的表情。

医护间慢慢建立信任,经过几个月来的劝说与鼓励,以及看到杜阿公复健后进步神速,杜太太终于愿意尝试物理治疗。

杜太太不太愿意下床,物理治疗师林明贵先请她在床上做简单的复健训练,建立信心。(摄/ 曾美珍)

在前两次的复健治疗,杜太太和物理治疗师都有要调适和妥协的地方。杜太太依然不太愿意离开床,只想在病床上复健,物理治疗师林明贵不断鼓励,也降低目标和期待,让她从简单做起——这次只要练习离开床、坐到轮椅上,暂不练习站姿运动。

尽管心有怀疑恐惧,还有些无奈,想要提早结束,但杜太太在物理治疗师和助理的鼓励协助下,完成了本周练习。最后杜太太坐上轮椅努力自己操作,还到走廊绕了一圈,以行动重拾了些许动力,眼里也多了点自信。

物理治疗师林明贵说,疼痛会让大家不敢动 ,而不敢动的话,体能就会下降……如此就变成恶性循环,此时物理治疗师介入的角色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物理治疗师和助理的鼓励协助下,杜太太(左二)不仅完成了本周练习,还坐轮椅到走廊绕了一圈。(摄/ 曾美珍)

居家安老的路上往往面临许多考验,就鼓励长者复健、改变健康习惯的成效而言,并没有可靠的量尺,这段过程,彼此都需要付出相当的耐心与信任。护士朱美梅说:“我们只能不断地说,但最终还是要尊重,尊重病人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生活方式。”


延伸阅读